共享電單車越來越火了,隨著車輛的普及以及用戶習慣的養成,各城市中共享電單車使用率越來越高,事實證明,共享電單車需求量很高,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少騎車用戶及私家電動車用戶均將出行方式轉移到了共享電單車上,有研究數據報道,共享電單車投放價值頗高,除了解決市民出行問題外,還有倡導綠色低碳出行,節能減排等作用。
但隨著共享電單車的火熱,安全及問題也越來越得到重視。據了解,為了保障用戶騎行安全,國內投放共享電單車的城市都已經陸續啟動配備安全頭盔。
研究顯示,自行車安全頭盔能夠減少63%的頭部受傷和88%的顱腦損傷,不戴安全頭盔的兩輪機動車駕駛員受傷人數是戴頭盔者的3倍之多。一個頭盔可以讓交通事故的傷害率呈現出倍級下降,因而從安全防范和減少交通傷害的角度出發,駕乘電動自行車佩戴安全頭盔都應成為標配。騎電動車戴頭盔不僅是倡導的文明行為,也是一項文明規定。
從排除安全隱患的角度看,共享電單車配備安全頭盔都是一種負責之舉,理應成為全社會一致性行動,并在實際操作中得到很好的執行。
如用戶在騎行過程中時,由于各種問題沒注意路面,迎來開來一輛車,發現時已經避讓不了。巨大的沖撞力上,會將用戶直接拋出,這個時候,如果用戶沒有佩戴安全頭盔,直接腦部受沖擊,后果不堪設想,但如果佩戴了安全頭盔,無疑是能保護頭部。
我們常說電動車就是“肉包鐵”,一旦發生意外,駕駛員和乘坐人頭部極易受傷。因此,無論從遵守交通法規,還是自身安全的角度,都應該主動佩戴頭盔。但很多人都不會為騎一次的共享單車,而專門買一頂頭盔,在這樣的背景下,共享頭盔也就成了大家最好的選擇。
但是共享電單車配備頭盔也有一些問題,如偷盜問題及衛生問題,都需要進一步找到更好的解決方式,共享頭盔雖然便捷,但是衛生問題也難以把控,一個頭盔,每天被無數人戴過,想必用戶對這樣的情況是難以接受的。但不論如何,共享電單車配備頭盔是必然趨勢,剩下的,就需要時間來驗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