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帶來便捷的同時,共享電單車數量的猛增也帶來了不少亂象。面對城市里隨處可見亂停亂放的車輛及成堆停放占滿人行道、盲道的現象,讓不少市民心有怨言,共享電單車,共享便捷,也應該共享文明。雖然目前共享電單車的存在備受老百姓青睞,但是其亂象問題仍是行業的一大詬病。
而隨著行業亂象的呈現,當前各個城市政策監管愈發嚴謹,共享電單車亂象較為出名的,當以去年的長沙為例,共享電單車的數量從6萬輛暴漲到近50萬輛,一個月激增10萬輛的投放速度駭人聽聞。而隨著政府管理部門的介入管理,瞬間讓長沙共享電單車市場進入警戒狀態。
似乎,經歷過一番野蠻生長過后,從2020年年底開始,共享電單車行業的投放變得安分了許多,各大城市的政府部門的介入,讓部分火熱的共享電單車市場瞬間進入了回籠狀態。關注行業的朋友們應該都注意到了,盡管當前共享電單車發展趨勢越來越好,覆蓋的城市越來越多,但以投放城市的共享電單車數量明顯縮減。在控速控量的情況下,共享電單車監管越加嚴謹,但市場也越加規范。
以近期萬州為例,通過招標形式選擇2家共享電單車企業在萬州區劃定的運營區域進行規范投放運營,項目運營期限初定為三年。想項目投放區域及站點都做好詳細規劃,擬在運營區域共投放4000輛共享電單車(該投放車輛數量為預估數量)。但為了更規范市場,試運營期長達6個月,照投放總數的30%擬定投放計劃在征得區城市管理局同意后分批投放;試運營期滿,由區城市管理局評估運營企業投放的車輛在城區運營情況后,再書面告知運營企業剩余車輛投放方式和數量。
隨著共享電單車行業正日趨規范化,同時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在嘗試“限量投放,動態調控”,相信共享電單車這個倍受廣大用戶青睞的出行工具將會即迎來健康有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