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共享電車作為一種新型交通工具,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迅速占領了全國大部分城市的市場,顯然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歡迎和熱捧,共享電車騎行方便、迅速、舒適,尤其迎合了市民的歲中短途的出行需求,也為社會增加了就業(yè)崗位,提升了經濟效益,那么有人開始質疑,難道共享電車對社會只有利?沒有弊端嗎?

正文:從近幾年投放市場使用狀況分析,共享電車在為社會帶來便利的同時,其弊端也逐漸顯現(xiàn)出來,例如電池被盜或車子停放影響正常交通的情況屢見不鮮,下面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下共享電車弊端。
第一、電池問題,首先說安全性,鋰電池是共享電車的主要動力,如果長時間在高溫下,達到一定臨界值的時候,會發(fā)生爆炸事故,雖然市面上大部分鋰電池做了處理,比較安全,但這仍然是一個技術難題。其次,還有許多不法分子,看到共享電動車都有了定位導航系統(tǒng),無法偷車子,于是就打主意到車上最值錢的電池上,電池丟失嚴重影響經營者的利益;最后,電池的環(huán)保問題,鋰電池對環(huán)境存在污染,對廢棄后處理要求也高,不然對環(huán)境造成不良影響。
第二、交通管理,從共享單車開始,人們對于共享車的停放就比較隨意,不僅不按照規(guī)定的區(qū)域停放,有時會停在人行道,更有無素質者把車停在消防通道或者機動車道,嚴重影響交通安全,這種頻繁霸道的現(xiàn)象對市容市風造成不良影響,影響良好社會的風氣的形成。而新國標出臺以后,國家為進一步規(guī)范共享電動車的管理停放,要求電動車上牌照,這首先增大了運營企業(yè)的成本,尤其是很多新上市的品牌,這個市場就像一塊大蛋糕一樣,被很多投資者看好,這兩年建立起來的新企業(yè)不在少數(shù),對于新企業(yè)來說,前期投入大回報低,加上上牌照,加重企業(yè)運營負擔。而且對城市交通管理方面也有不便利的地方,管理成本提高不少,比如騎行者闖紅燈或者逆行等違法交通規(guī)定的行為出現(xiàn),交警即使扣押共享電動車也沒太大作用,達不到根治的效果。
第三、暴露了人性中的尷尬,除了人們無素質停車以外,有的城市還報道了共享電車被大爺大媽圈養(yǎng)起來收費的現(xiàn)象,還有孩子無端對單車踹踢,大人卻無視的現(xiàn)象,大有一種任之隨意破壞的感覺,如此種種,都暴露了社會上一小部分人道德缺失、素質堪憂的現(xiàn)狀,也反映了我國公民的德育仍需加強。共享經濟的本質是互惠共贏,雙方之前的相互尊重,以“法律、權力、責任、誠信”等特征是共享的內涵,只有人們深刻地意識到這一點,共享經濟才能繁榮發(fā)展,共享電車才能走得更遠,當人人多一點責任心和愛心,共享單車將不再是暴露人們人性中丑陋與尷尬的地方,而會是文明和諧的載體。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